追和唐女冠鱼玄机十二韵

闺门文采羡玄耽,更有青溪妹第三。 生小不窥青琐合,家常希换白单衫。 钗梁风定虫犹颤,裙衩花深蝶竞衔。 雅谑引经推郑婢,狂诗送抱想吴男。 红儿诗里欢兼恨,素女图前笑带惭。 想见隔屏声矻矻,似闻昵枕诉諵諵。 加餐意托琉璃匕,寄札愁凭玳瑁篸。 岂有鹊头能助忆,愿为鸡舌与君含。 遥猜踪影心先妒,未接言辞性已谙。 体自生香防姊觉,眉能为语任郎参。 发光可鉴千盘滑,唇味如饴一啮甘。 记得那时偷近处,唾绒红点碧窗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耽:指鱼玄机,唐代女诗人,因其名字中的“玄”字而得名。
  • 青溪妹:指鱼玄机的妹妹,青溪是地名,妹第三表示排行第三。
  • 青琐合:古代宫门上的装饰,此处指宫门。
  • 白单衫:白色的单衣,指朴素的服饰。
  • 雅谑:文雅的戏谑。
  • 郑婢:指郑国的婢女,此处比喻有才学的女子。
  • 吴男:指吴地的男子,此处可能指有才情的男子。
  • 红儿:指鱼玄机,因其名字中的“红”字而得名。
  • 素女图:可能指描绘女子的画。
  • 矻矻:形容声音细小而连续。
  • 諵諵:形容低声细语。
  • 琉璃匕:琉璃制成的勺子,此处指精美的餐具。
  • 玳瑁篸:玳瑁制成的发簪,此处指精美的发饰。
  • 鹊头:指鹊的头部,此处可能指某种装饰品。
  • 鸡舌:指鸡的舌头,此处可能指某种食物。
  • :熟悉。
  • 发光可鉴:形容头发光泽亮丽。
  • 唇味如饴:形容嘴唇甜美如蜜糖。
  • 唾绒:指唾液和绒毛,此处可能指某种装饰或工艺。
  • 碧窗:绿色的窗户。

翻译

王彦泓羡慕鱼玄机的文采,她还有个排行第三的妹妹在青溪。从小就不看宫门上的装饰,家常只希望换上白色的单衣。风停了,钗梁上的虫子还在颤动,裙摆上的花朵深处,蝴蝶争相衔着。文雅的戏谑引用经典,推崇像郑国婢女那样的才学,狂放的诗句中送出拥抱,想象着吴地的男子。在红儿的诗中,欢乐与恨意交织,在素女图前,笑着却带着羞愧。想象中,隔着屏风声音细小而连续,似乎听到枕边低声细语。用琉璃勺子寄托加餐的意愿,用玳瑁发簪传递忧愁的信件。难道鹊头能帮助回忆,愿为鸡舌与你共享。远远猜想踪迹,心中先妒忌,未曾交谈性格已熟悉。身体自然散发香气,防备姐姐察觉,眉毛能说话,任由郎君参悟。头发光泽亮丽,千盘滑顺,嘴唇甜美如蜜糖,一啮即甘。记得那时偷偷靠近,唾液和绒毛的红点在碧窗南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鱼玄机的赞美和对她生活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才华的钦佩。诗中运用了许多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如“钗梁风定虫犹颤”、“裙衩花深蝶竞衔”等,生动地描绘了鱼玄机的形象和她周围的环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鱼玄机的思念和对她生活的向往,通过“遥猜踪影心先妒”、“未接言辞性已谙”等句,表达了作者对鱼玄机的深刻了解和无法触及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代才女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