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所赠一首用前迷字韵

握臂登楼去却梯,乍谙情事齿还低。 孀姝曲巷新名左,国艳扁舟旧姓西。 髹鬓黑光全似镜,莲钩粉底不沾泥。 端详烛下分明甚,不是看花醉眼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握臂:手挽手。
  • 登楼去却梯:登上楼后撤去梯子,形容两人独处的情景。
  • 乍谙情事:刚刚了解爱情之事。
  • 齿还低:年纪尚小。
  • 孀姝:(shuāng shū)年轻的寡妇。
  • 曲巷:狭窄的小巷。
  • 国艳:指极美的女子。
  • 扁舟:小船。
  • 髹鬓:(xiū bìn)涂有漆的鬓发,形容头发光泽如漆。
  • 莲钩:形容女子的脚小巧如莲。
  • 粉底:化妆用的粉末。
  • 不沾泥:形容女子脚上的粉末未被泥土弄脏,保持干净。
  • 端详:仔细地看。
  • 分明:清楚,明了。
  • 看花醉眼迷:形容因看花而眼花缭乱,这里比喻因爱情而心神迷乱。

翻译

手挽手登上楼去,撤去了梯子,我们刚刚开始了解爱情之事,年纪还小。在狭窄的小巷中,她是一个新近出名的年轻寡妇,而我则是旧日里乘小船而来的极美女子。她的鬓发漆黑光泽,如同镜子一般,小巧的脚上涂抹的粉末未曾沾染泥土。我仔细地看着她,清楚明了,这并非是因看花而眼花缭乱,而是真切的爱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青涩的爱情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两人独处的温馨场景。诗中“握臂登楼去却梯”一句,巧妙地表达了两人独处的私密与甜蜜。后文通过对女子外貌的描写,如“髹鬓黑光全似镜”和“莲钩粉底不沾泥”,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纯洁。结尾的“端详烛下分明甚,不是看花醉眼迷”则强调了诗人对这份爱情的清醒认识和真挚感受,而非一时的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王彦泓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