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参政之广西
五岭隔南服,舆图亦茫洋。
昔为椎髻区,今变冠与裳。
荡荡风气开,生齿日富强。
丛山薄大海,壮哉封四疆。
迩来覃圣仁,幽昧靡不彰。
人材上国齿,兵赋擅一方。
惟公寄重牧,虎节何辉煌。
上以纾国怀,下以抚凋伤。
当令寒谷吹,撚指回春阳。
桂山方峨峨,桂水亦汤汤。
谁与传诵声,千古流芬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是南北的分界线。
- 南服:指南方的边疆地区。
- 舆图:地图,这里指国家的版图。
- 茫洋:广阔无边的样子。
- 椎髻: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型,这里指代原始的生活方式。
- 冠与裳:指文明的服饰,这里代表文明开化。
- 生齿:人口。
- 丛山薄大海:山脉连绵,靠近大海。
- 封四疆:指国家的边疆。
- 迩来:近来。
- 覃圣仁:深远的圣明和仁慈。
- 上国齿:指国家的精英。
- 兵赋:军事和赋税。
- 虎节:古代官员出使时所持的符节,象征权力和身份。
- 辉煌:光彩夺目。
- 纾国怀:缓解国家的忧虑。
- 抚凋伤:安抚受创伤的人民。
- 寒谷:寒冷的山谷。
- 撚指:弹指之间。
- 回春阳:带来春天的阳光,比喻带来希望和生机。
- 桂山:指广西的山。
- 桂水:指广西的河。
- 峨峨:高耸的样子。
- 汤汤:水流浩大的样子。
- 传诵声:流传赞颂的声音。
- 芬芳:美好的名声。
翻译
五岭将南方的边疆隔开,国家的版图在这里显得广阔无边。昔日这里还是原始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如今已经变成了文明开化之地。开阔的风气带来了人口的富强,山脉连绵,靠近大海,壮丽地守护着国家的边疆。近来,深远的圣明和仁慈无处不在,国家的精英和军事赋税都集中在这里。公寄重任于这片土地,手持光彩夺目的虎节。他上以缓解国家的忧虑,下以安抚受创伤的人民。应当让寒冷的山谷吹起春风,弹指间带来春天的阳光。广西的山高耸,河浩大,谁来传颂这美好的声音,让千古流传着芬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西从边远蛮荒之地到文明开化的转变,赞美了杜参政的治理功绩。诗中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展现了广西的巨大变化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表达了对杜参政治理成果的赞美和对广西美好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边疆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