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七首一

曹魏登坛舜禹,萧梁塔庙瞿昙。 酸得不禁太苦,悟来妙在无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曹魏:指三国时期的魏国,由曹操的后代建立。
  • 登坛:指登上政治舞台,掌握政权。
  • 舜禹:指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舜和禹。
  • 萧梁:指南朝梁朝,由萧衍建立。
  • 塔庙:指佛教的寺庙和塔。
  • 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这里代指佛教。
  • 酸得:指心酸、悲伤。
  • 不禁:无法抑制。
  • 太苦:非常痛苦。
  • 悟来:指通过思考或体验而领悟。
  • 妙在:妙处在于。
  • 无惭:没有愧疚,坦然。

翻译

曹魏登上政治舞台,自比舜禹;萧梁则大兴佛教塔庙,推崇瞿昙。 心中的酸楚无法抑制,感到非常痛苦,但领悟之后,妙处在于能够坦然无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曹魏和萧梁两个历史时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曹魏自比舜禹,显示出其政治野心和自我标榜;而萧梁则大兴佛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倾向。诗中的“酸得不禁太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而“悟来妙在无惭”则展现了通过深刻领悟后达到的心灵解脱和坦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夫之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