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月歌

睛风初暖溪光紫,杨柳风轻吹不起。 迢迢璧月背云飞,摇荡春云映春水。 春水涵空倒碧天,金波微定影初圆。 花趺红敛垂珠露,叶底苔平缀玉钱。 可怜月落留难住,可惜春光来复去。 昨日梨花巳起风,何时柳絮还粘树。 柳絮梨花早岁春,芳郊草软素光匀。 绿窗竹叶飘鸾尾,白袷落英照锦鳞。 当时不解留春在,月落月生春易改。 胡蝶香迷梦不成,碧桃花褪芳谁采。 采芳踏月当年客,双鬓银丝欺素魄。 婵娟不解古今愁,斜转空山荡轻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 (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 璧月:圆月,像玉璧一样的月亮。
  • 金波:指水面波光粼粼,像金色的波浪。
  • 花趺 (fū):花托,花萼的底部。
  • 红敛:红色渐渐消失。
  • 白袷 (jiá):白色的夹衣。
  • 鸾尾:指竹叶的形状像鸾鸟的尾巴。
  • 白袷 (jiá):白色的夹衣。
  • 锦鳞:指水中的鱼,因其色彩斑斓如锦。
  • 胡蝶:即蝴蝶。
  • 银丝:比喻白发。
  • 素魄:指月亮。
  • 婵娟:美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月亮。

翻译

春天的阳光初暖,溪水泛着紫色的光芒,杨柳轻风中摇曳却不起波澜。 遥远的圆月背云而飞,摇曳着春云映照在春水之上。 春水如镜,倒映着碧空,金色的波光微微波动,影子初现圆润。 花托上红色渐淡,垂下如珠的露水,叶底苔藓平铺,点缀着如玉的钱币。 可怜那月落时分,春光难以留住,可惜春光来了又去。 昨日的梨花已随风起舞,何时柳絮又能粘附在树枝上。 柳絮和梨花是早春的景象,芳郊的草地柔软,素净的光线均匀。 绿窗下的竹叶飘动,像鸾鸟的尾巴,白色的夹衣上落英缤纷,照映着锦鳞。 当时不明白如何留住春光,月落月升,春光易逝。 蝴蝶在香中迷失了梦境,碧桃花褪去,芳香谁来采撷。 采花踏月的当年游客,双鬓已染银丝,与素净的月光相映。 婵娟的月亮不解古今的忧愁,斜转空山,轻轻荡漾着碧绿。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月为背景,描绘了春光的短暂与美好,以及人们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璧月”、“春水”、“花趺”、“柳絮”等,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春景图。通过对春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