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君篇赠黄丈淳父

童君秀骨青厓开,蟠胸大壑藏风雷。沈郎号狂士,古心清气空尘埃。 明珠翠羽尽奇宝,二子落落非凡才。空堂日暮发遐想,建安数子千年上。 呜呼王者久不作,大雅由来称绝响。国朝博士真天人,灵芝煌煌发土壤。 墓门荆棘祠庙荒,后来作者江夏黄。知君十载未识面,云霞秀句今方见。 黄钟玉磬音调绝,嶷然独立灵光殿。瑶华入手海雾湿,夕阳无人风飒飒。 孤城鸣蛩灯火暗,破屋翠{山罗}山鬼泣。君今名重天下闻,躬耕不就刘将军。 桃花茅屋长洲苑,闭门枕席生浮云。青袍耻逐路傍子,击木狂歌鸟兽群。 嗟嗟,图南九万须我辈,枪榆赤璟安足云。童君长啸沈郎去,偃卧松床即梦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蟠胸大壑:比喻胸怀宽广,藏有深邃的思想。蟠(pán):盘曲。
  • 沈郎:指沈约,南朝文学家,此处借指黄淳父。
  • 落落:形容举止潇洒自然,不拘束。
  • 建安数子:指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等。
  • 大雅:指古代诗歌中的高雅之作。
  • 国朝博士:指明朝的学者。
  • 灵芝:一种珍贵的药用菌,比喻才华出众。
  • 墓门荆棘:形容荒凉的墓地。
  • 瑶华:美玉的光泽,比喻美好的诗文。
  • 黄钟玉磬:古代的乐器,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诗文。
  • 嶷然:形容高耸的样子。
  • 灵光殿:古代宫殿名,此处比喻黄淳父的才华。
  • 瑶华入手海雾湿:形容诗文之美,如同美玉般的光泽被海雾所湿润。
  • 夕阳无人风飒飒:形容孤寂凄凉的景象。
  • 孤城鸣蛩:孤城中的蟋蟀鸣叫,形容夜晚的寂静。
  • 破屋翠{山罗}:破旧的屋子被山间的雾气所笼罩。
  • 山鬼泣:形容山间的幽静和神秘。
  • 躬耕不就刘将军:指黄淳父不接受刘将军的征召,宁愿隐居耕田。
  • 桃花茅屋长洲苑:形容隐居生活的田园风光。
  • 青袍耻逐路傍子:穿着青袍的士人不屑于追随世俗之人。
  • 击木狂歌鸟兽群:形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图南九万须我辈:比喻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 枪榆赤璟:指古代的兵器和美玉,比喻世俗的荣华富贵。
  • 童君长啸沈郎去:童君高声长啸,沈郎离去。
  • 偃卧松床即梦君:躺在松树下的床上,便梦见了黄淳父。

翻译

童君的才华如同青厓般秀美,胸怀宽广,藏有深邃的思想。沈郎被称为狂士,他的古心清气超脱尘埃。 明珠和翠羽都是奇宝,这两位才子落落大方,非凡出众。空荡的堂屋在日暮时分引发遐想,仿佛回到了建安时期的文学盛世。 唉,王者已久未现,大雅之作已成为绝响。国朝的博士真是天人,灵芝般的才华从土壤中绽放。 墓门荆棘,祠庙荒凉,后来的作者如江夏黄。知君已有十年未曾见面,今日才见到云霞般的秀句。 黄钟玉磬的音调已绝,黄淳父如灵光殿般独立高耸。瑶华般的诗文入手,海雾湿润,夕阳下无人,风声飒飒。 孤城中蟋蟀鸣叫,灯火昏暗,破屋被山间的雾气笼罩,山鬼似乎在哭泣。黄淳父名重天下,却宁愿隐居耕田,不接受刘将军的征召。 桃花盛开,茅屋在长洲苑,闭门隐居,枕席间浮云生起。穿着青袍的士人不屑于追随世俗之人,击木狂歌,与鸟兽为群。 唉,图南九万的志向需要我们这一辈人,世俗的荣华富贵何足挂齿。童君长啸,沈郎离去,躺在松树下的床上,便梦见了黄淳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淳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蟠胸大壑”、“明珠翠羽”等,形象地描绘了黄淳父的非凡才华和高尚情操。同时,通过对建安文学的怀念和对当代文坛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