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 · 咏霜

问天涯,有几多寒情冷绪。怕春来、游丝飞絮,更因风,黏住了,江天红树。弄轻盈,勾引教飞去。 悄不知,小桥西荒鸡催曙。月斜时、揉碎一天珠露,苦恁将,酸风勒住。尽凄凉,拚与寒鸦低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粉蝶儿:词牌名,属于曲牌的一种。
  •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 寒情冷绪:形容深秋或初冬时节的凄凉情感。
  • 游丝飞絮:指春天飘扬的细丝和轻絮,这里用来形容霜花的轻盈。
  • :粘附。
  • 江天红树:江边的树木因霜而显得红色。
  • 勾引:引诱,这里指霜花引诱着飞鸟或飞絮。
  • 悄不知:不知不觉。
  • 荒鸡:指夜深时的鸡鸣。
  • 揉碎:形容霜花被揉碎的样子。
  • 珠露:比喻霜花如珍珠般的露水。
  • 酸风:寒风。
  • 勒住:控制,阻止。
  • 凄凉:形容景象或心情的悲伤。
  • 拚与:宁愿与。
  • 寒鸦:寒冷中的乌鸦。

翻译

问这天涯,有多少凄凉的情感和冰冷的思绪。害怕春天来临,那些游丝和飞絮,更因为风,黏在了江边的红树上。它们轻盈地舞动,引诱着飞去。 不知不觉,小桥西边,夜深时的鸡鸣催促着曙光。月亮斜挂时,揉碎了满天的珍珠般的露水,苦苦地,寒风阻止了它们的飘散。尽是凄凉,宁愿与寒鸦低声诉说。

赏析

这首作品以咏霜为主题,通过对霜花的描绘,表达了深秋或初冬时节的凄凉情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游丝飞絮”、“江天红树”、“珠露”等,形象地描绘了霜花的轻盈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哀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王夫之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