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辛幼安伤春词悲凉动今古惜其蛾眉买赋之句未忘身世为次其韵以广之
总繇他、閒愁不管,才来又还催去。悠悠一派东流水,载得落花无数。人长住。却笑伊、来回奔走天涯路。凭阑无语。终不似黄莺,苦爱东风,百啭迎人絮。
今古事,莫待怨谁相误。可但月来云妒。伤春未已伤秋赋,重倩吟螀寒诉。琼花舞。又早见、玉山瑶井填黄土。无为自苦。待人散月斜,日长山静,侬自有归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总繇他:总是这样。
- 閒愁:闲愁,指无端的忧愁。
- 才来又还催去:刚刚来到又被催促离开。
- 悠悠:形容水流缓慢。
- 载得落花无数:承载着无数的落花。
- 人长住:人长久地停留。
- 来回奔走天涯路:在天涯路上来回奔波。
- 凭阑无语:靠着栏杆默默无言。
- 百啭:形容黄莺叫声婉转。
- 迎人絮:迎接人们的柳絮。
- 可但:岂止。
- 吟螀:吟咏的蝉。
- 琼花舞:形容花瓣飘落的景象。
- 玉山瑶井:指仙境中的山和井。
- 填黄土:指埋葬。
- 无为自苦:不要自寻烦恼。
翻译
总是这样,不管那些无端的忧愁,它们刚来又匆匆离去。悠悠的东流水,载着无数的落花。人长久地停留,却笑那些在天涯路上来回奔波的人。靠着栏杆默默无言,终究不像黄莺那样,苦苦爱着东风,婉转地迎接人们的柳絮。
今古的事情,不要等到后悔时才怨谁相误。岂止是月亮来时云彩会嫉妒。伤春之情还未消,又添上了伤秋的哀愁,再次让吟咏的蝉来寒诉。花瓣飘落的景象,又早早地看到了仙境中的山和井被黄土填满。不要自寻烦恼。等到人散月斜,日长山静,我自有我的归处。
赏析
这首作品以东流水和落花为背景,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词中“人长住”与“来回奔走天涯路”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于安定与奔波的不同态度。后文通过对黄莺、月亮、云彩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寓情于景的手法,深化了伤春与伤秋的情感。结尾处“无为自苦”和“我自有归处”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自我安慰的心态,体现了作者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豁达与自持。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蝶恋花 · 潇湘十景词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 —— [ 明 ] 王夫之
- 《 点绛唇 · 矮桃 》 —— [ 明 ] 王夫之
- 《 咏史二十七首一 》 —— [ 明 ] 王夫之
- 《 五日小饮兼五舟中寄人时两上书忤时相俟谴命故及之 》 —— [ 明 ] 王夫之
- 《 分寄方广避乱诸缁侣八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晓同叔直出寺拂读朱菊水所携谭友夏岳记 》 —— [ 明 ] 王夫之
- 《 念奴娇 · 姜斋影〇衰病弥月一切尽遣拥火枮坐心无所寄因戏作诸影词引半缕活气令不分散孤镫下忽见婆娑在壁因念人知非我之无彼不知非彼之无我也留连珍重旋与评唱一阕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