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峰庵二如表长老类知子者对众大言天下无和峤之癖者唯船山一汉愧不克任而表师志趣于此徵矣就彼法中得坐脱其宜也诗以吊之

延陵未识披裘客,杨亿还疑转盼僧。 银地界中金屑眼,热油铛里雪山冰。 相逢歧路双趺印,顾笑县崖一杖登。 今日重拈唯荐泪,秋山叶落冷孤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别峰庵:寺庙名。
  • 二如表长老:指别峰庵中的高僧,二如为其法号,表为尊称,长老指高僧。
  • 和峤之癖:和峤,人名,癖指特殊的爱好或习惯。
  • 船山:指王夫之自己,因其号船山。
  • 愧不克任:感到惭愧,不能胜任。
  • 表师:对二如长老的尊称。
  • 志趣:志向和兴趣。
  • :征兆,迹象。
  • 坐脱:指坐化,即僧人圆寂。
  • :悼念。
  • 延陵:地名,今江苏常州。
  • 披裘客:指隐士。
  • 杨亿:人名,宋代文学家。
  • 转盼僧:指转瞬即逝的僧人,比喻高僧的离去。
  • 银地界中金屑眼:比喻在世俗中仍保持清净的眼光。
  • 热油铛里雪山冰:比喻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冷静和清净。
  • 相逢歧路双趺印:在人生的岔路口相遇,双趺印指佛足印,象征佛法。
  • 顾笑县崖一杖登:回头一笑,轻松登上悬崖,比喻面对困难时的从容和超脱。
  • 重拈:再次提起。
  • 荐泪:献上泪水,表示哀悼。
  • 秋山叶落冷孤藤:秋天的山中,树叶落下,孤藤显得更加冷清,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翻译

在别峰庵中,二如表长老似乎很了解我,他在众人面前大声宣称,天下没有像和峤那样有特殊癖好的人,只有我船山一人,我感到惭愧,认为自己不能胜任这样的评价。而表长老的志向和兴趣,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端倪了。按照他的佛法修行,能够坐化,这是很合适的。我写下这首诗来悼念他。

我未曾在延陵认识那位披着裘衣的隐士,杨亿也让我怀疑那位转瞬即逝的僧人。在世俗的世界中,我们仍保持着清净的眼光,就像在热油锅中仍能保持雪山般的冰清。在人生的岔路口相遇,我们留下了佛足印,回头一笑,轻松地登上了悬崖。今天再次提起这些,只能献上我的泪水,秋天的山中,树叶落下,孤藤显得更加冷清。

赏析

这首诗是王夫之对别峰庵二如表长老的悼念之作。诗中,王夫之通过对长老的描述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长老的敬仰和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银地界中金屑眼”和“热油铛里雪山冰”,形象地描绘了长老在世俗中保持清净的境界。最后两句“秋山叶落冷孤藤”,则通过凄凉的景象,加深了悼念的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夫之的诗歌才华和对长老的深厚情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