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竛竮(líng píng):形容行走不稳的样子。
- 约莫:大约,估计。
- 向夕:傍晚。
- 蜡炬:蜡烛。
- 寂历:寂静无声。
- 影堂:供奉祖先画像的房间。
- 香篆:香燃烧时形成的烟雾,形状如篆字。
- 萧清:清冷,凄凉。
- 藓纹:苔藓的纹路。
- 南瞻:向南望。
- 平安竹:常绿竹子,寓意平安。
- 刘瓛(huán):人名,此处指隐士。
- 处士:未出仕的士人,隐士。
翻译
望着月亮,它从浅浅的霞光中摇摇晃晃地升起,我背对着人,默默地数着过去的岁月。 垂柳在傍晚时分惊觉新绿,蜡烛在无风中凝结出小小的花朵。 寂静的影堂里,香烟静静地缭绕,凄凉的春径上,苔藓纹路遮掩了路径。 向南望去,想要询问平安竹的消息,希望它能好好守护刘瓛这位隐士的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对月亮、垂柳、蜡烛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望月竛竮出浅霞”一句,以月亮的摇曳不定象征时间的无常,而“垂杨向夕惊新绿”则通过垂柳的新绿暗示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复苏。后两句通过对影堂和春径的描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的“南瞻欲问平安竹,好护刘瓛处士家”则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隐士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谒金门 · 待须竹 》 —— [ 明 ] 王夫之
- 《 二中园纪事为懿庵作 其二 》 —— [ 明 ] 王夫之
- 《 续落花诗三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忆王孙 · 蜂投窗纸掇遣飞去戏祝之寓意 》 —— [ 明 ] 王夫之
- 《 新秋同唐古遗须竹游钟武故城归坐小轩夜语四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杂诗四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敔筑土室授童子读题曰蕉畦口占示之四首 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六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