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 待须竹

閒不得。閒得也应相即。除却镜中霜鬓识。更谁通消息。 多病年来无力。翠嶂层层相隔。珍重杨花风起日。觅浮萍踪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空相忆”“花自落”等。
  • 待须竹:等待须竹,须竹可能为人名或某种象征。
  • 閒不得:閒,同“闲”,意为空闲、闲暇。不得,不能。
  • 閒得也应相即:即使有空闲,也应立即相见。
  • 除却镜中霜鬓识:除却,除了。霜鬓,指白发,形容年老。识,认识,这里指意识到。
  • 更谁通消息:还有谁能传递消息。
  • 多病年来无力:多年来因病而无力。
  • 翠嶂层层相隔:翠嶂,青翠的山峰。层层相隔,形容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 珍重杨花风起日:珍重,珍惜。杨花,指杨树的种子,随风飘散。风起日,指风起的时候。
  • 觅浮萍踪迹:寻找浮萍的踪迹,浮萍常被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无法得到片刻的闲暇,即使有了空闲,也应当立即相见。除了镜中那斑白的双鬓,还有谁能意识到岁月的流逝,传递这无声的消息。

多年来因病而感到无力,青翠的山峰层层叠叠,将我们隔开。珍惜那杨花随风飘散的日子,寻找那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踪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疾病缠身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通过“镜中霜鬓”和“多病年来无力”的描绘,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而“翠嶂层层相隔”则形象地表达了与亲友之间的距离感。最后,以“杨花风起日”和“觅浮萍踪迹”作结,寄托了对自由和相聚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漂泊不定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