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
何须大叫帝阍闻,肸蚃通天黍米分。
吴练凄迷亏老寿,汉封细碎到亭云。
欲收元气无坚影,自笑顽躯亦片云。
帝鬼痴灵皆一蚁,强将斋沐溷元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阍(hūn):古代指天帝的守门人,这里比喻朝廷的守门官员。
- 肸蚃(xī xiǎng):古代传说中的神名,这里指神灵。
- 黍米:比喻微小的事物。
- 吴练:指吴地的丝织品,这里比喻精美的织物。
- 老寿:长寿。
- 汉封:汉代的封地,这里指封地的小。
- 亭云:亭子上的云,比喻微不足道。
- 元气:指天地间的原始物质,生命的本源。
- 顽躯:顽强的身体,这里指自己的身体。
- 帝鬼:指天帝和鬼神。
- 斋沐:斋戒沐浴,表示虔诚。
- 元君:道教中对女仙的尊称,这里指神灵。
翻译
何须大声呼喊让天帝的守门人听见,神灵通天,即使是微小的黍米也有其分量。吴地的丝织品在迷雾中显得凄迷,老寿也因此受损;汉代的封地小到如同亭子上的云,微不足道。想要凝聚天地间的元气,却找不到坚固的影子;自笑这顽强的身体,也不过是一片云。天帝和鬼神的灵力都如同蚂蚁一般渺小,却还要勉强斋戒沐浴,去打扰神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帝、神灵、封地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渺小的感慨。诗中“何须大叫帝阍闻”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世俗权力的淡漠态度,而“欲收元气无坚影”则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探寻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春日书情 》 —— [ 明 ] 王夫之
- 《 乾坤极目不消愁生事峥嵘祗敝裘渔艇可容人钓雪故乡还似客登楼探梅的皪丹砂蒂问月殷勤白玉钩尽有风光相假借无妨孤棹试中流 》 —— [ 明 ] 王夫之
- 《 竹枝词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和梅花百咏诗古梅 》 —— [ 明 ] 王夫之
- 《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 —— [ 明 ] 王夫之
- 《 书陈罗二先生诗后 》 —— [ 明 ] 王夫之
- 《 后雁字十九首一 》 —— [ 明 ] 王夫之
- 《 从子敉遘闵以后与予共命而活者七年顷予窜身猺中不自以必生为谋敉因留侍伯兄时序未改避伏失据掠骑集其四维方间道往迎已罹鞠凶矣悲激之下时有哀吟草遽佚落仅存绝句四首 其一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