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

千顷寒波看月生,半江微暗半江明。 山僧手种门前树,记得潮痕与树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千顷:形容水面广阔,一顷等于一百亩。
  • 寒波:寒冷的水波。
  • 半江微暗半江明:形容月亮照耀下的江面,一半因山影或云影而显得暗淡,另一半则因月光直射而明亮。
  • 潮痕:潮水退去后留在岸边的痕迹。

翻译

在广阔的寒波之上,我凝望着月亮的升起,江面一半被微暗覆盖,另一半则闪耀着明亮的光辉。山中的僧人亲手在门前种下了树木,每当潮水退去,他都会记得那些潮痕与树根齐平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江边月升的静谧景象,通过对比“半江微暗半江明”的细腻笔触,展现了月光的神奇魅力。后两句则通过山僧与门前树的记忆,增添了一抹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和谐,表达了人与自然共存的宁静与美好。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