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夜登开利寺观鹅亭

· 王问
野寺寒云外,犹传晋永和。 逢君非有约,踏月偶相过。 废沼水棱浅,荒亭霜气多。 怀思倚栏者,书罢独笼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永和:东晋年号,公元345年至356年。
  • 踏月:在月光下漫步。
  • 废沼:已经废弃的池塘。
  • 水棱:水边的棱角,这里指水边的石头或岸边。
  • 荒亭:荒废的亭子。
  • 霜气:寒冷的气息,这里指秋夜的凉意。
  • 倚栏者:指曾经在此地倚栏沉思的人。
  • 笼鹅:将鹅关在笼子里。

翻译

在野外的寺庙之外,寒云缭绕,依然传颂着东晋永和年间的故事。 没有事先约定,却在月光下偶然相遇,踏着月光前来拜访。 废弃的池塘边,水边的石头显得浅显,荒废的亭子里,秋夜的凉意更浓。 怀念那些曾经在此地倚栏沉思的人,他们书写完毕后,独自将鹅关在笼子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与客人在开利寺观鹅亭的情景,通过对废沼、荒亭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古朴的氛围。诗中“踏月偶相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偶然相遇的惊喜与珍惜。后两句则通过对往昔的怀念,增添了诗的深沉与怀旧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王问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