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徐作

· 王问
平生秉微尚,况是多疢疾。 弱冠弄柔翰,名忝荐贤籍。 辞归班生庐,无事缠胸臆。 闲居五六年,门无车马客。 亲友劝我出,结束赴朝列。 驱车入市门,悲鸣衢路侧。 回回历三春,僶俛就兹役。 于心已不竞,亦复滞文墨。 幸存昔贤轨,吾愿自此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柔翰:指毛笔。
  • 荐贤籍:指被推荐为官的名册。
  • 班生庐:指隐居之地。班生,指东汉班固,他曾隐居著书。
  • 回回:每次,每回。
  • 僶俛(mǐn miǎn):勤勉,努力。
  • 文墨:指文学创作或文书工作。

翻译

我一生秉持着微小的志向,何况还常常疾病缠身。二十岁时开始舞文弄墨,有幸名字被列入推荐为官的名册。后来辞去官职回到隐居之地,心中没有琐事的纠缠。闲居了五六年,门前没有车马和客人。亲友劝我再次出仕,于是我整理行装前往朝中。驱车进入市集的大门,却在街道旁悲鸣。每次经历三春,我都努力完成这项任务。心中已经不再有竞争的欲望,也渐渐滞留于文学创作。幸好还能遵循前贤的道路,我愿意从此结束我的追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王问对于仕途的淡泊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弱冠弄柔翰,名忝荐贤籍”展示了作者年轻时的才华和被认可的荣耀,而“辞归班生庐,无事缠胸臆”则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后文中的“驱车入市门,悲鸣衢路侧”描绘了作者再次出仕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世俗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迷茫。最后,“幸存昔贤轨,吾愿自此毕”表明了作者希望遵循前贤的道路,结束自己的仕途生涯,专注于文学创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选择。

王问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