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示子侄

· 王问
归来南城隅,幽怀似堪写。 言有二子俱,岂谓俦侣寡。 庭花发故丛,新雏乱檐瓦。 日抽架上书,方春已徂夏。 出户更萧散,瞩目向平野。 人耘舍北田,鸟泛青蒲下。 乔木荫古台,长日自休暇。 吾自爱吾庐,非因傲世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怀:深藏内心的情感。
  • 堪写:可以表达或描述。
  • 俦侣:同伴,朋友。
  • 新雏:新出生的小鸟。
  • 徂夏:到了夏天。
  • 萧散:悠闲自在。
  • 瞩目:注视,观看。
  • :耕作,除草。
  • :遮蔽。
  • 休暇:休息,闲暇。
  • 傲世:对世俗不屑一顾。

翻译

回到南城的角落,我深藏的情感似乎可以表达出来。虽然只有两个孩子陪伴,但并不觉得朋友稀少。庭院里的花儿从旧丛中绽放,新出生的小鸟在屋檐瓦片间嬉戏。每天抽出架上的书籍阅读,不知不觉春天已过,夏天来临。出门后更加悠闲自在,目光投向广阔的平原。人们在家北的田地里耕作,鸟儿在青蒲草下飞翔。高大的树木遮蔽着古老的台子,长长的日子里自然有休息的闲暇。我自然喜爱我的小屋,并非因为对世俗不屑一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归隐南城后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庭花发故丛,新雏乱檐瓦”等生动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人通过“日抽架上书,方春已徂夏”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而“出户更萧散,瞩目向平野”则体现了他的闲适与超脱。最后,诗人强调“吾自爱吾庐,非因傲世者”,表明他喜爱这种生活并非出于对世俗的蔑视,而是真心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王问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