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问欧桢伯后人

五柳先生旧业荒,菊松虽在壑无光。 夜台安得传双鲤,春水聊冯问五羊。 未识何人铭有道,已知生子胜中郎。 欲将匣里鱼肠剑,解去孤坟挂白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柳先生: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五柳先生传》中自述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故称。
  • 夜台:指坟墓,因为墓穴深邃,不见天日,如同夜晚。
  • 双鲤:古代书信的代称,因书信藏在鲤鱼形的木函中。
  • 春水:春天的河水,常用来象征生机和希望。
  • 五羊:指广州,因广州古称五羊城。
  • 有道:有德行的人。
  • 中郎: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有才能的人。
  • 鱼肠剑:古代名剑,传说能藏于鱼腹中,故名。
  • 白杨:树名,常植于墓地,象征哀思。

翻译

五柳先生的旧业已经荒废,虽然菊花和松树还在,但山谷中已无往日的光彩。 在坟墓中如何能传递书信,春天的河水只能让我询问远方的五羊城。 不知道谁会为有德行的人铭刻纪念,但已知他的后代胜过有才能的中郎。 我想将匣中的鱼肠剑,解下来挂在孤坟旁的白杨树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欧桢伯后人的思念与关切。诗中,“五柳先生”暗喻欧桢伯,其旧业荒废象征着友人的离世。诗人通过“夜台”、“双鲤”等意象,表达了无法与逝者沟通的无奈。后两句则转为对友人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超越前人,有所成就。最后,诗人想以鱼肠剑挂在白杨上,寄托哀思,也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