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象先移居

三年并舍接清言,一日移家避俗喧。 僦庑桥边真隐士,射潮江上旧王孙。 垂帘柳不遮邻巷,盖瓦藤才隔对门。 此去墙东元咫尺,相过莫厌倒芳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僦庑(jiù wǔ):租赁的房屋。
  • 射潮:指古代传说中的射箭技艺,这里可能指钱象先的武艺或某种技艺。
  • 盖瓦藤:覆盖在屋顶的藤蔓。
  • 墙东:指邻居或附近的地方。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倒芳樽:倒酒,芳樽指美酒。

翻译

三年来我们并排居住,常听你清雅的言谈,一日你搬家避开世俗的喧嚣。 你租赁桥边的房屋,真是个隐士,拥有射箭技艺的江上旧王孙。 垂下的柳帘遮不住邻巷,屋顶上的藤蔓才隔开了对门。 从此你离墙东只有咫尺之遥,相聚时不要厌倦,尽情倒满美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王稚登与钱象先深厚的友情及钱象先的隐居生活。诗中,“三年并舍接清言”展现了两人日常交流的亲密与愉悦,“一日移家避俗喧”则体现了钱象先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后句通过“僦庑桥边”和“射潮江上”的对比,既描绘了钱象先的隐居环境,又隐喻其不凡的身份和技艺。结尾的“相过莫厌倒芳樽”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时光的期待和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