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沙八首

耳目忻浮光,不自知其性。 砂中原含金,非天有殊命。 外取亦甚晰,内视还成瞑。 如彼夜行人,思与骐骥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īn):喜悦,高兴。
  • 浮光:表面的光彩。
  • 砂中:沙子中。
  • 殊命:不同的命运。
  • 外取:从外部获取。
  • (xī):清晰。
  • 内视:内心反省。
  • (míng):昏暗,模糊。
  • 骐骥 (qí jì):良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翻译

眼睛和耳朵欣喜于表面的光彩,却不知道自己的本性。沙子中原本就含有金子,并非天命有所不同。虽然从外部看起来很清晰,但内心反省却变得模糊。就像夜晚行走的人,想要与良马竞争速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以“耳目忻浮光”来形容人们往往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在的本性和价值。沙子中的金子象征着内在的潜力和价值,而“外取亦甚晰,内视还成瞑”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外在清晰的同时,却忽视了内心的自我反省和认知。最后,以夜行人与骐骥竞速的比喻,强调了人们在追求外在成功和认可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自身内在的局限和不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引人深思。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