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蒜:银制的帘钩,形似蒜条,故名。这里指代帘子。
- 閤:同“阁”,小楼或小房间。
- 胆瓶:一种颈部细长、腹部宽大的花瓶。
- 沈吟:沉思吟味,这里指默默地思考或感慨。
- 疏筠:稀疏的竹子。
- 咫尺天涯:形容距离虽近却难以相见,如同远隔天涯。
- 潇湘:指湘江,因湘江流经湖南的潇湘地区,故常以潇湘泛指湖南一带。
翻译
银制的帘钩遮挡着寒意,小阁显得幽深, 胆瓶与曲折的栏杆旁,两人默默沉思。 稀疏的竹子间,仿佛是咫尺天涯的路, 一曲潇湘水,流露出万里的心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幽静而深远的场景,通过“银蒜遮寒”和“小閤深”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封闭的氛围。诗中的“胆瓶曲槛两沈吟”进一步以静态的物品和人物的沉思,加深了这种内敛的情感表达。后两句“疏筠咫尺天涯路,一曲潇湘万里心”则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虽身处狭小空间,心却向往万里之外的潇湘之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辽阔与深邃。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迎秋八首 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衡山晓发 》 —— [ 明 ] 王夫之
- 《 寄怀陈耳臣兼怀安福陈二止 》 —— [ 明 ] 王夫之
- 《 十六字令落花影二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新秋同唐古遗须竹游钟武故城归坐小轩夜语四首 》 —— [ 明 ] 王夫之
- 《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 》 —— [ 明 ] 王夫之
-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五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