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答赵司寇清溪兼柬汪器之祭酒

· 王缜
城南古塔蹑云登,步近天阶不易升。 霄汉披风看鸟没,石栏题字记吾曾。 气含混沌初开窍,人到昆崙最上层。 欲报春光还有待,诗筒随处问相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前韵:按照前一首诗的韵脚作诗。
  • 司寇:古代官名,掌管刑狱。
  • 清溪:地名或景名,具体位置不详。
  • 兼柬:同时寄给。
  • 汪器之: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祭酒:古代官名,主管祭祀。
  • 蹑云登:形容登上高塔,如同踏云而行。
  • 天阶:比喻高塔的台阶。
  • 霄汉:天空。
  • 鸟没:鸟儿飞入云霄,看不见了。
  • 石栏题字:在石栏杆上刻字留念。
  • 记吾曾:记录我曾经来过。
  • 气含混沌:形容塔高,仿佛能触及宇宙初开的状态。
  • 初开窍:比喻塔顶如同宇宙初开时的景象。
  • 昆崙:古代传说中的神山,比喻极高之处。
  • 最上层:最高的地方。
  • 春光:春天的景色。
  • 诗筒:装诗稿的筒子,这里指诗稿。
  • 相应:回应,回答。

翻译

我按照前一首诗的韵脚,写下了这首诗,答谢赵司寇对清溪的赞美,并同时寄给汪器之祭酒。

我登上城南那座高耸入云的古塔,每一步都像是接近天际的台阶,却不易攀登。

站在塔顶,我披风望向天空,看着鸟儿飞入云霄,消失不见。

我在石栏杆上刻下字迹,记录我曾经来过这里的痕迹。

塔顶的气息仿佛含着宇宙初开时的混沌,我仿佛站在了昆崙山的最顶层。

我想要报答这春天的美景,还有待时日,我通过诗筒传递我的诗篇,希望能得到回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城南古塔的情景,通过高塔的视角,展现了壮阔的天空和飞鸟的远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诗中“气含混沌初开窍,人到昆崙最上层”一句,巧妙地将高塔之巅与宇宙初开的混沌景象相联系,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王缜

明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