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辰溪次韵

· 王缜
溪洞花城笑语同,晚凉一曲奏薰风。 欲安金楚弦歌里,尽遣三苗彀率中。 自古济川凭击楫,几人纳约显孤忠。 忧时怀抱知无奈,常拚清樽漫写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溪洞:溪流和山洞,这里指辰溪的自然环境。
  • 花城:指辰溪,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比喻为花城。
  • 笑语同:欢声笑语,指人们在此地欢聚的场景。
  • 晚凉:傍晚的凉爽。
  • 薰风:和风,指傍晚的微风。
  • 金楚:指楚地,即今湖南一带。
  • 弦歌:弦乐和歌声,泛指音乐。
  • 三苗:古代少数民族,这里泛指当地百姓。
  • 彀率:指射箭的技艺,这里比喻治理。
  • 济川:渡河,比喻治理国家。
  • 击楫:敲打船桨,比喻决心和行动。
  • 纳约:收纳和约束,指治理。
  • 孤忠:忠诚而孤独,指忠诚于国家但不被理解。
  • 忧时:忧虑时局。
  • 怀抱:心中的情感和想法。
  • 清樽:清酒,指饮酒。
  • 漫写红:随意书写,红指红色的墨水,这里比喻书写。

翻译

在辰溪的溪流和山洞间,花城般的美丽风光中,人们的欢声笑语融为一体。傍晚时分,凉风习习,一曲悠扬的音乐随风飘扬。想要在这楚地的音乐中安定下来,就必须在治理中尽心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自古以来,治理国家就像渡河一样,需要坚定的决心和行动。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忠诚而孤独,为国家尽忠职守呢?忧虑时局的心情无法言说,只能常常借酒消愁,随意书写心中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夜泊辰溪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诚的赞美。诗中“溪洞花城笑语同”一句,既展现了辰溪的美景,又传达了人们的欢乐氛围。后文通过对治理和忠诚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忠诚精神的崇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王缜

明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