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未五月:指明代的某年五月,辛未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王文济:人名,诗中的“先生”,即王文济。
- 宪副:官职名,明代的一种副职官员。
- 联舟:两船并行。
- 斯文:指文化、文学或文人。
- 宗谱:家族的谱系记录。
- 分支远:指家族的分支繁多,分布广泛。
- 吟情:吟咏时的情感。
- 舟楫:船和桨,泛指船只。
- 惊波:波浪汹涌。
- 自济:自我救助,这里指船只能够安全航行。
- 边郊多垒:边疆地区多有战事和防御工事。
- 藉谁忠:依靠谁来忠诚守护。
- 倚蓬:依靠着船篷。
- 不成寐:无法入睡。
- 坐待:静静等待。
- 东方日正红:东方的太阳正红,指天亮。
翻译
在辛未年的五月,我与王文济宪副并舟而行,有感而发。
古今文人气息相通,先生您更是有着古人的风采。 百年家族谱系分支繁多,广泛分布,我们此刻的吟咏之情仿佛融入了这幅画卷之中。 船只在汹涌的波浪中能够自我救助,安全航行,而边疆地区战事频繁,又该依靠谁来忠诚守护呢? 我依靠着船篷,对着明月,夜不能寐,静静地坐着,等待着东方太阳升起,天色渐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王文济并舟时的所感所思。诗中,“今古斯文气味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感慨,而“先生况有古人风”则是对王文济的赞美。后两句通过对家族谱系和吟咏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和文化情感的重视。最后四句则通过舟行、边疆、夜不能寐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和未来的忧虑与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文化、家族和国家的深情关怀。
王缜
明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 420篇诗文
王缜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辛亥夏五月自香港重游日本寓任甫须磨双涛园筑室同居与任甫离居者十三年槟榔屿香港一再见亦于今八年矣儿女生于日本皆不能识相见如梦寐任甫赋百韵诗先有四律奉迎答以四律 其四 》 —— [ 清 ] 康有为
- 《 五月 》 —— [ 明 ] 文徵明
- 《 为刘世亨侍御题夏仲昭墨竹 》 —— [ 明 ] 童轩
- 《 灯船曲四首 》 —— [ 明 ] 黎遂球
- 《 夏仲昭竹 》 —— [ 明 ] 张宁
- 《 夏五月与愔仲同年北游过天津主瀹老浪公两家浪公一夕梦至一处层楼复阁琳琅满架一老人以所书楼额视之首尾为五楼二字中覆以纸问浪公曰试射何字曰当是凤字老人微哂曰君知五凤楼耳揭视乃岳字也浪公既志之爱其名属予归请太夫人书之因题长句于后邀愔仲同作且视瀹老 》 —— [ 清 ] 陈曾寿
- 《 送吴丁二太仆送马之京七首 》 —— [ 明 ] 陈琏
- 《 戊辰五月湘乡师自江巡海回谒见后读所赠吴君南屏诗因次原韵 》 —— [ 清 ] 何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