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道中口号自呈

落日谁为侣,长途秖有君。 远钟寒带雨,近水暮穿云。 草坦潮平合,秧田路细分。 一灯在林麓,归鹤已声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雷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道中口号:在路途中随口吟出的诗句。
  • 自呈:自己呈献,即自己创作并吟诵。
  • :同“只”,仅仅。
  • 远钟:远处寺庙的钟声。
  • 寒带雨:带着寒意的雨。
  • 暮穿云:在傍晚时分,云层中穿行。
  • 草坦:草地平坦。
  • 潮平合:潮水平静,与岸边平齐。
  • 秧田:种植水稻的田地。
  • 路细分:田间小路分叉众多。
  • 林麓:山脚下的树林。
  • 归鹤:归巢的鹤。

翻译

在雷峰的路途中,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夕阳西下,我与谁为伴?只有这漫长的旅途。 远处寺庙的钟声带着寒意,仿佛夹杂着细雨, 近处的水面在傍晚时分穿透云层。 草地平坦,潮水平静,与岸边平齐, 秧田间的小路分叉众多,细细分明。 在山脚下的树林中,一盏灯火闪烁, 归巢的鹤声已经可以听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雷峰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远钟、近水、草坦、秧田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中“落日谁为侣,长途秖有君”表达了旅途的孤独,而“远钟寒带雨,近水暮穿云”则巧妙地以钟声和水面映衬出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变化。结尾的“一灯在林麓,归鹤已声闻”则增添了一丝归家的温馨与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