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己亥: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年。
-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 蚤秋:早秋,即初秋。
- 近海:靠近海的地方。
- 远山微月:远处的山和微弱的月光。
- 瓯:古代的酒器,这里指酒杯。
-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伤。
- 渔竿:钓鱼用的竿子。
- 蓼花洲:长满蓼花的河洲,蓼花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景象。
翻译
近年来,树木似乎都被摧毁殆尽,为何初秋就如此衰落。靠近海的地方,好风刚刚吹到岸边;远处的山峦上,微弱的月光渐渐升起在楼阁之上。吟咏诗句,不厌其烦地吟诵千遍;饮酒时,又何妨畅饮百杯。一年又过去了一半,感到悲伤的是,渔竿辜负了那长满蓼花的河洲。
赏析
这首作品以立秋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诗中“近海好风初及岸,远山微月渐生楼”一句,以远近景物的对比,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辽阔。后两句“吟诗不厌吟千遍,饮酒何妨饮百瓯”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态度。结尾的“惆怅一年今又半,渔竿辜负蓼花洲”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能尽情享受自然之美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