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

斋庐清夜俨相过,宿鸟啾啾逗暝柯。 玄殿正严春日祀,青阳应陋汉时歌。 星回帝座瞻金节,香满仙阶礼玉科。 自爱相如能献赋,赋成无那鬓先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庐:斋戒时居住的房屋。
  • :庄严,庄重。
  • 宿鸟:栖息的鸟。
  • 啾啾:鸟叫声。
  • 暝柯:昏暗的树枝。
  • 玄殿:深邃的宫殿。
  • :庄严,严肃。
  • 春日祀:春天的祭祀。
  • 青阳:春天的阳光。
  • 汉时歌:汉代的歌曲。
  • 星回:星辰运行,指夜晚。
  • 帝座:皇帝的座位。
  • 金节:金色的节杖,象征权力。
  • 香满:香气弥漫。
  • 仙阶:神仙的台阶,指高贵的地方。
  • 礼玉科:举行玉器礼仪的科仪。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献赋:献上自己的文学作品。
  • 无那:无奈。
  • 鬓先皤:鬓发先白。

翻译

在斋戒的房屋中,夜晚显得庄严而清静,仿佛有人来访。栖息的鸟儿在昏暗的树枝间啾啾叫着。深邃的宫殿正严肃地举行春天的祭祀,春天的阳光应该比汉代的歌曲更为简陋。夜晚星辰运行,我仰望皇帝的金色节杖,香气弥漫在神仙的台阶上,我举行玉器礼仪的科仪。我自爱如司马相如般能献上自己的文学作品,但无奈鬓发已先白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清静庄严的夜晚场景,通过斋庐、宿鸟、玄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神秘的氛围。诗中“春日祀”与“汉时歌”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尊重。结尾处提到自己如司马相如般能献赋,但鬓发已白,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文学创作的执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