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不寐闻蛙

长安一雨连日夜,摧垣破檐水如射。 出门已见横道波,田中何得犹馀稼。 秋来弥旬雨转剧,夜分不眠坐永夕。 尔蛙胡为独不仁,嚣嚣与雨争咆勃。 由来雨旸亦有时,么么贪窃造化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摧垣(cuī yuán):摧毁墙壁。
  • :喷射。
  • 横道波:横流的水波,指街道上的积水。
  • 弥旬:满十天,指时间长久。
  • 永夕:整夜。
  • 嚣嚣(xiāo xiāo):喧哗声。
  • 咆勃(páo bó):愤怒的样子。
  • (yáng):晴天。
  • 么么(me me):微小的样子。
  • 贪窃:贪婪地窃取。
  •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翻译

长安城一场大雨连日不断,摧毁了墙壁,破开了屋檐,雨水如箭般喷射。 出门已见街道上横流的水波,田中怎么可能还有未被淹没的庄稼。 秋来连续十多天的雨愈发剧烈,夜深人静时无法入眠,坐等整夜。 你们这些蛙怎么如此不仁,嚣嚣地与雨声争相咆勃。 自古以来,雨和晴天也有它们的时节,微小的蛙儿贪婪地窃取自然界的私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长安城连日大雨带来的破坏景象,通过“摧垣破檐水如射”等生动描绘,展现了雨势的猛烈。诗中“尔蛙胡为独不仁,嚣嚣与雨争咆勃”一句,以蛙声与雨声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无常的感慨和对蛙声的不满。最后两句“由来雨旸亦有时,么么贪窃造化私”则深刻地反思了自然规律与生物行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哲理思考。

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