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遇

太华蜕奇骨,黄河问灵躯。 风雨恣所狎,金石等不渝。 坚脆各叛纪,正襟守中枢。 觏闵婴陆沉,陨问戒斯须。 吾生匪蜃雉,物状漫紫朱。 聊息朱鸟麓,梦无金简书。 延彼堪舆情,充兹营魄虚。 晶宇涤宿云,回风荡椒隅。 薄岚开夕暾,寒英媚霜趺。 佳期无定轸,元化随与俱。 悦心道已广,栖贞邻岂孤。 三寿同修促,二见息肥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华:即华山,位于陕西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 :变化,脱胎换骨。
  • 灵躯:指黄河,因其源远流长,被视为有灵性的躯体。
  • :任意,放纵。
  • :亲近,玩弄。
  • 金石:比喻坚固不变。
  • :改变。
  • 叛纪:违背规律。
  • 中枢:中心,核心。
  • 觏闵:遭遇不幸。
  • 婴陆沉:像婴儿一样沉沦。
  • 陨问:陨落,失去。
  • 斯须:片刻。
  • 蜃雉:传说中的幻兽,比喻虚幻不实。
  • 朱鸟:指南方,也指凤凰。
  • :山脚。
  • 金简书:珍贵的书籍。
  • :延续,引申。
  • 堪舆:风水,地理。
  • 营魄:精神,魂魄。
  • 晶宇:明亮的天空。
  • 宿云:积聚的云。
  • 回风:旋风。
  • 椒隅:角落,特指温暖的地方。
  • 薄岚:轻薄的雾气。
  • 夕暾:夕阳。
  • 寒英:寒霜。
  • 霜趺:霜降。
  • 佳期:美好的时光。
  • 定轸:固定的轨迹。
  • 元化:自然的变化。
  • 悦心:愉悦的心情。
  • 道已广:道路已经宽广。
  • 栖贞:坚守贞节。
  • 邻岂孤:邻居怎会孤单。
  • 三寿:指长寿。
  • 二见:两种见解。
  • 肥癯:胖瘦。

翻译

太华山变化出奇异的骨骼,黄河询问其灵性的躯体。风雨任意亲近,金石般坚固不变。坚固与脆弱各自违背规律,坚守着中心。遭遇不幸像婴儿一样沉沦,失去的警告片刻即至。我的生命不是虚幻的蜃雉,事物的形态模糊了紫朱的界限。在朱鸟山脚下休息,梦想中没有珍贵的书籍。延续这风水的情感,填补这空虚的精神。明亮的天空洗净了积云,旋风吹过温暖的角落。轻薄的雾气中夕阳初现,寒霜映衬着霜降。美好的时光没有固定的轨迹,自然的变化随之而来。愉悦的心情感受到道路的宽广,坚守贞节,邻居怎会孤单。长寿的愿望与两种见解共同促进,不论胖瘦,都息息相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交织变化,通过对太华山和黄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中“风雨恣所狎,金石等不渝”表达了自然界的恒常与变化,而“坚脆各叛纪,正襟守中枢”则隐喻人生的坚守与变通。后文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长寿与人生见解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