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一首

阪月漾初暄,桃李耻未开。 既欣新绪荣,亦畏霜雪摧。 迟疑志不决,东风徒增哀。 两者谁为佳,旁人难与裁。 静女远逢迎,置彼良愿乖。 巫咸已上天,鸩鸟非吾媒。 欢怨物自劳,于我何嫌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阪月:山坡上的月光。
  • 漾初暄:初春的温暖在荡漾。
  • 新绪荣:新生的枝叶繁荣。
  • 置彼良愿乖:放置了那些美好的愿望而违背。
  • 巫咸已上天:巫咸,古代传说中的神巫,这里指神灵已离开。
  • 鸩鸟非吾媒:鸩鸟,传说中的毒鸟,这里比喻不良的媒介。

翻译

山坡上的月光荡漾着初春的温暖,桃树和李树羞愧地还未开放。 既欣喜于新生枝叶的繁荣,也畏惧霜雪的摧残。 犹豫不决的意志,东风也只能徒增哀愁。 两者之间谁更美好,旁人难以裁决。 静谧的女子远远地迎接,却放置了那些美好的愿望而违背。 神灵已经离开,毒鸟并非我的良媒。 欢乐与怨恨,万物自扰,对我又有何嫌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与内心的矛盾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新生与衰败、希望与恐惧的复杂感受。诗中“阪月漾初暄”等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后文通过“静女”、“巫咸”、“鸩鸟”等象征,抒发了对人生选择和命运无奈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哲思和对世事的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