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梁燕先秋向海门,梨花欲落正黄昏。 天心放我三竿睡,月晕偷谁五色文。 扪颈连头疑赘肉,拦腮掴掌认精魂。 相逢歧路鸱夷子,落魄须臾冥漠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燕:屋梁上的燕子。
  • 海门:指江河入海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燕子迁徙的目的地。
  • 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常被视为天气变化的预兆。
  • 五色文:五彩斑斓的纹理或图案,这里可能指月晕的美丽。
  • 扪颈连头:形容深思或疑惑的样子。
  • 赘肉:多余的肉,这里比喻无用的东西。
  • 拦腮掴掌:形容拍打脸颊的动作,可能表示惊讶或醒悟。
  • 精魂:精神,灵魂。
  • 歧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选择。
  • 鸱夷子:古代传说中的智者,这里可能指遇到的高人或智者。
  • 落魄:失意,不得志。
  • 冥漠君:指阴间或幽冥之地的主宰,这里可能指死亡或超脱尘世的境界。

翻译

屋梁上的燕子在秋天提前飞向海门,梨花将要凋落,正是黄昏时分。 天意让我享受三竿高的睡眠,月晕之美不知被谁偷去,成为五色斑斓的纹理。 我扪心自问,连头都感到像是多余的肉,拍打脸颊,试图认清自己的精神与灵魂。 在人生的分岔路口遇到鸱夷子这样的智者,虽然一时失意,却仿佛进入了冥漠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梁燕先秋向海门”与“梨花欲落正黄昏”描绘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后两句则通过“天心放我三竿睡”与“月晕偷谁五色文”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两句则通过“相逢歧路鸱夷子”与“落魄须臾冥漠君”表达了在人生选择面前的迷茫与对超脱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