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雁影

关河迢递,恨塞日昏黄,难传标格。沙净水澄清澈好,点点萧萧历历。晓镜修眉,清波皱影,淡写层层碧。分明瞥见,孤舟莫弄渔笛。 贴水浴鹜争飞,凌乱波纹,未放千双直。风裂云痕开夕照,还与芦花相即。野岸霜前,南楼月下,应恨无人识。晓来无据,教人空望天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递(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 标格:风范,风度。
  •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叫声。
  • 历历:清晰分明。
  • 修眉:长而美的眉毛,这里比喻远山的轮廓。
  • 清波皱影:水波荡漾,映出的影子也随之波动。
  • 层层碧:层层叠叠的青绿色。
  • 瞥见:一瞬间看到。
  • 浴鹜(yù wù):在水中游的鸭子。
  • 凌乱:杂乱无章。
  • 霜前:霜降之前。
  • 无据:无依据,无着落。

翻译

关河遥远,恨那塞外的太阳昏黄,难以传达出那风度。沙净水平,清澈美好,点点滴滴,清晰分明。早晨的镜子映出修长的眉毛,清波中皱起的影子,淡淡地描绘出层层碧绿。一瞬间分明看见,孤独的船上,不要吹奏渔笛。

贴着水面,鸭子争相飞翔,波纹凌乱,还未形成千双直线的倒影。风撕裂云层,夕阳照耀,还与芦花相依。野岸霜降前,南楼月下,应恨无人识得。早晨无着无落,教人空自望着天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塞外关河的辽阔景象,通过“沙净水澄”、“晓镜修眉”等细腻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美与生动。诗中“恨塞日昏黄”、“应恨无人识”等句,透露出诗人对边塞孤寂生活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