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一首

绾绾西塘柳,垂丝荡春色。 天情亦容曳,元化无悁亟。 骀宕不损贞,萧森非尚力。 昭质岂枯槁,乐天消偪侧。 迟迟舂日心,悠然庶相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绾绾(wǎn wǎn):形容柳枝柔软下垂的样子。
  • 天情:自然界的情感或特性。
  • 容曳:自由自在地摇曳。
  • 元化:自然的变化。
  • 悁亟(yuān jí):急躁。
  • 骀宕(dài dàng):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萧森:形容树木茂密。
  • 昭质:明亮的本质。
  • 枯槁:干枯,无生气。
  • 乐天:乐观,顺应自然。
  • 偪侧(bī cè):狭窄,局促。
  • 迟迟:缓慢。
  • 舂日:春日。

翻译

西塘的柳树柔软地垂下,柳枝轻轻摇曳,荡漾着春天的色彩。自然界的情感也自由自在地摇曳,自然的变化并不急躁。自由自在而不损其贞洁,茂密的树影并非崇尚力量。明亮的本质岂能干枯无生气,乐观顺应自然,消除了狭窄局促之感。缓慢的春日心情,悠然自得,希望与你相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西塘柳树的景象,通过柳树的柔软和自由摇曳,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诗中“天情亦容曳,元化无悁亟”展现了自然界的从容不迫,而“骀宕不损贞,萧森非尚力”则强调了自然之美在于其本质而非外在的力量。最后,诗人以春日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