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览:随意游览。
- 及兹辰:到这个时候。
- 盘纡:曲折回旋。
- 陟崇巘(zhì chóng yǎn):登上高高的山峰。
- 冥色:暮色。
- 下岩扉:岩扉,山洞的门。指山洞的门关闭。
- 松杪(miǎo):松树的顶端。
- 溪云:溪边的云雾。
- 惬(qiè):满足,满意。
- 相对各忘返:彼此相对,忘记了回去。
- 樵语:樵夫的话。
- 持经:手持经书。
- 僧饭:僧人的饭食。
- 惠远:人名,可能是指高僧或隐士。
翻译
随意游览到这个时候,曲折回旋地登上高高的山峰。 暮色降临,山洞的门关闭,鸟儿在前面的林中啼叫,已是傍晚。 凉风吹过松树的顶端,溪边的云雾自在地舒卷。 幽静的期待一旦得到满足,彼此相对,忘记了回去。 靠着石头听樵夫的话,手持经书与僧人共进饭食。 试问山中的人,这样的相遇,何如遇见了惠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山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超脱。诗中“流览及兹辰,盘纡陟崇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渴望,“冥色下岩扉,鸟啼前林晚”则进一步以暮色和鸟啼来渲染山中的幽静。后几句通过对松风、溪云的描绘,以及与樵夫、僧人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最后以“试问山中人,何如逢惠远”作结,暗示了诗人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