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向来无病学呻吟,色色悲秋夜夜砧。 扳柘且求轩后药,操舟姑免项王喑。 王孙一饭辜淮肆,弟子三虚谢孔林。 朔雪不摧曷旦羽,长随彩凤嚇飞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扳柘(bān zhè):指寻求药物。扳,取;柘,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其根可入药。
  • 轩后药:指传说中轩辕黄帝的灵药。
  • 项王喑(xiàng wáng yīn):指项羽的沉默。喑,沉默不语。
  • 王孙一饭:指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的故事。
  • 淮肆:指淮阴,韩信的故乡。
  • 弟子三虚:指孔子弟子颜回的“三虚”,即虚心、虚己、虚位。
  • 孔林:指孔子的墓地,也泛指孔子的学派。
  • 曷旦(hé dàn):何时。
  • 曷旦羽:指何时能飞翔。
  • 彩凤:指凤凰,传说中的神鸟。
  • 嚇飞禽:指凤凰的威严使其他鸟类畏惧。

翻译

一直以来,我虽无病却学着呻吟,每夜都在悲秋之声中度过。我寻求着传说中轩辕黄帝的灵药,只是为了避免像项羽那样沉默不语。我辜负了韩信在淮阴的一饭之恩,也未能像颜回那样虚心学习孔子的教诲。北方的雪不曾摧毁我何时能飞翔的梦想,我愿长久地伴随凤凰,以其威严使其他鸟类畏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无病学呻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而“求轩后药”、“免项王喑”则体现了诗人对改变现状的渴望。通过“王孙一饭”和“弟子三虚”的典故,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恩情的怀念和对学问的向往。最后两句以凤凰为喻,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