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挑镫契阔交双睫,画被纵横作十洲。 秦水无鱼痴钓渭,瞿塘如马稳乘流。 披麻斧劈皴皆可,点漆丹砂果自繇。 一笑梦中还说梦,三更头上与安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挑镵(tiāo chán):挑灯。
  • 契阔(qì kuò):久别重逢。
  • 画被(huà bèi):画中的被子。
  • 十洲(shí zhōu):传说中的仙境。
  • 秦水(qín shuǐ):指渭水,源自秦地。
  • 瞿塘(qú táng):长江三峡之一。
  • 披麻斧劈皴(pī má fǔ pī cūn):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 点漆丹砂(diǎn qī dān shā):绘画中的色彩技法。
  • 自繇(zì yóu):自由自在。
  • 说梦(shuō mèng):谈论梦境。
  • 三更(sān gēng):半夜。
  • 安头(ān tóu):安放头颅,指睡眠。

翻译

挑灯久别重逢,双眼交织着疲惫与喜悦,画中的被子纵横交错,仿佛描绘了十个仙境。秦地的渭水无鱼,却有人痴心钓渭,瞿塘峡如马般险峻,却有人稳稳乘流。无论是披麻斧劈的皴法,还是点漆丹砂的色彩,都自由自在地展现。梦中一笑,梦中谈论梦境,半夜时分,头颅安放,进入梦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梦境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挑镵契阔交双睫”展现了久别重逢的深情,“画被纵横作十洲”则通过画中的被子隐喻仙境,富有想象力。后两句通过对渭水和瞿塘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最后,诗人以梦境和半夜的安睡作结,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梦境世界的探索。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