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诨体十首

艳籍黄消饱白蟫,文章水面付浮沈。 风狂矮李思扪汉,雨苦寒荠学捧心。 锦缕毒逢骄妇笑,娇英嫩死屠门瘖。 莫誇黑牡丹无恙,斛角还逢鼷鼠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诨体:一种打油诗体裁,内容多戏谑、讽刺。
  • 艳籍:指艳丽的书籍或文稿。
  • 黄消:指书籍因时间长久而变黄、消损。
  • 白蟫:指书虫,因食书而使书页变白。
  • 文章水面付浮沈:比喻文章如同水面上的浮萍,随波逐流,命运不定。
  • 风狂矮李思扪汉:比喻小人在风头之上,妄图攀附权贵。
  • 雨苦寒荠学捧心:比喻在困境中的人,如同寒荠在雨中,仍然努力保持尊严。
  • 锦缕毒逢骄妇笑:比喻外表华丽却含有毒害的东西,遇到傲慢的妇人而受到嘲笑。
  • 娇英嫩死屠门瘖: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在残酷的环境中无声无息地死去。
  • 黑牡丹:比喻珍贵而稀有的东西。
  • 斛角:古代量器,这里比喻珍贵的物品。
  • 鼷鼠:小鼠,比喻小人或小害。

翻译

艳丽的书籍已被白蟫蛀食,变得黄旧消损,文章如同水面上的浮萍,命运不定。小人得志时妄图攀附权贵,而困境中的人仍努力保持尊严。外表华丽却含有毒害的东西,遇到傲慢的妇人而受到嘲笑,年轻美貌的女子在残酷的环境中无声无息地死去。不要夸耀珍贵的黑牡丹无恙,它仍会遭遇小人的侵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寓言的形式,讽刺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与荒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艳籍黄消饱白蟫”暗示了文化的衰败,“风狂矮李思扪汉”揭示了小人的野心,“雨苦寒荠学捧心”则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犀利,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弊的深刻批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