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红梅图为大行人郑士达思亲作

· 王缜
君不见太行山,云挂长空镇日闲。一从狄公归望眼,至今认作思亲颜。 又不见忘忧草,品题亦是闲花藻。自入诗家作母看,顿令孝子皆珍宝。 此图试问何所为,无乃取象亦于斯。郑君低头为我语,母生正值梅花时。 只今离母又几载,见花宛若见母态。陟屺翩鵻日日心,此心但愿花相对。 嗟哉郑君能孝思,比德拟类绝妙奇。清香真是幽閒德,红艳应同淑媛姿。 绛纱帐暖春先入,玉颜对醉流霞色。独立风前笑雪霜,万紫千红皆敛迹。 江南信是花卉魁,等閒结子亦奇哉。蚤年已见登庙堂,材大终须调鼎台。 红梅红梅花常开,愿与蟠桃归去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陟屺翩鵻(zhì qǐ piān zhuī):陟屺,指登上高山;翩鵻,形容鸟飞翔的样子。这里比喻思乡之情。
  • 绛纱帐:红色的纱帐,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陈设。
  • 流霞色:形容色彩艳丽,如同流动的霞光。
  • 敛迹:收敛,隐藏。
  • 调鼎台:古代官职名,比喻高官显贵。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象征长寿和吉祥。

翻译

你可曾见过太行山,云彩挂在长空,整日悠闲。自从狄公归去后,至今人们仍将那山视为思念亲人的象征。 又如那忘忧草,虽被品评为闲花藻草,但一旦被诗人用来比喻母亲,便成了孝子心中的珍宝。 这幅画是为了什么呢?不过是取象于此。郑君低头对我说,母亲出生时正值梅花盛开。 如今已离开母亲多年,看到梅花就仿佛看到了母亲的容颜。每天思念母亲,心如飞鸟,只愿与这梅花长久相伴。 唉,郑君真是孝顺,将德行比作这绝妙的梅花。清香如同幽闲的德行,红艳犹如淑女的姿态。 红色的纱帐中春意盎然,面对着醉人的霞光色。独自在风雪中傲立,万紫千红都为之收敛。 江南的花卉确实是魁首,即使是结出的果实也异常奇妙。早年便已显赫,将来必定高升。 红梅啊红梅,常开不败,愿与你一同归去,如同蟠桃般吉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太行山、忘忧草、红梅等自然意象,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孝道的赞美。诗中,“太行山”和“忘忧草”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了思亲之情和母爱的珍贵。红梅则成为了孝子心中母亲的化身,其清香和红艳不仅象征着母亲的品德和美丽,也反映了孝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比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王缜

明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