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归槎始得今朝报,拄杖何胜昨日情。 不是伊川无信息,佺期原欠静中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湛甘泉:人名,即湛若水,明代文学家、官员。
  • 内翰:古代对翰林学士的尊称。
  • 安南:古代对越南的称呼。
  • 西樵:地名,位于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方献夫的隐居之地。
  • 归槎:归来的船。
  • 拄杖:拄着拐杖。
  • 伊川:地名,这里可能指湛若水的家乡或常去之地。
  • 佺期:人名,即张佺期,唐代诗人,这里可能借指湛若水。
  • 静中灵:指在静修中获得的灵感和智慧。

翻译

今天才得知你乘船归来的消息,昨日拄着拐杖的情景又怎能比得上此刻的心情。 并非伊川之地没有传来你的音讯,只是张佺期在静修中缺少了那份灵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方献夫对友人湛若水归来的喜悦与期待。诗中,“归槎始得今朝报”一句,透露出诗人得知友人归来的消息后的惊喜;“拄杖何胜昨日情”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之情。后两句则通过地名和人物的隐喻,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静修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灵性修养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