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鱼

· 王绂
上池生绿冰初泮,暖逼小桃红欲半。 纤鳞犹得泳恩波,何异鲲鲸运溟瀚。 变化逢时底用媒,相忘蘋藻且徘徊。 为龙闻说劳行雨,秪恐禹门雷电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池:指天池,传说中天上的池塘。
  • 绿冰初泮:绿冰开始融化。泮(pàn),融化。
  • 暖逼:温暖的气息逼近。
  • 小桃红欲半:小桃花的颜色已经红了一半,即将完全开放。
  • 纤鳞:细小的鱼鳞,这里指小鱼。
  • 恩波:恩泽之波,比喻皇帝的恩惠。
  • 鲲鲸:传说中的大鱼,鲲能化为鹏。
  • 运溟瀚: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游动。溟(míng),大海。
  • 变化逢时:随着时机的变化,指鱼的变化。
  • 相忘蘋藻:在蘋藻中自由游动,忘记了其他。蘋藻(pín zǎo),水草。
  • 为龙:成为龙,传说中鱼能化为龙。
  • 劳行雨:辛苦地行雨,指龙行雨的职责。
  • 秪恐:只怕。秪(zhī),只。
  • 禹门:传说中的龙门,鱼跃过龙门即可化为龙。
  • 雷电催:雷电催促,指跃龙门的紧迫感。

翻译

天池中的绿冰开始融化,温暖的气息逼近,小桃花的颜色已经红了一半。 小鱼仍然能够在这恩泽之波中游泳,这与鲲鲸在广阔的大海中游动有何不同? 随着时机的变化,鱼儿不需要任何媒介就能变化,它们在蘋藻中自由游动,忘记了其他。 据说成为龙后要辛苦地行雨,只怕是禹门的雷电在催促着它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池中冰融、桃花半开的春景,以及小鱼在恩波中自由游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生命变化的思考。诗中“纤鳞犹得泳恩波”一句,既展现了小鱼的自在,也隐喻了生命的恩泽。后两句则通过鱼的潜在变化,暗示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面对变化的紧迫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