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桓山寺

· 王恭
水木通禅观,清游却忘还。 风泉衣上落,鱼鸟镜中閒。 绿发纵教变,青云未可攀。 超然人境外,何必市朝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观(chán guān):禅定和观想,指佛教修行中的冥想和内观。
  • 鱼鸟镜中閒(yú niǎo jìng zhōng xián):形容景色如镜,鱼鸟在其中悠闲自在。
  • 绿发:指年轻时的黑发。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超然:超脱世俗,不受外界影响。
  • 市朝:市集和朝廷,泛指尘世纷扰之地。

翻译

水木之间通向禅的境界,清澈的游历让人忘返。 风中的泉水落在衣上,鱼和鸟在如镜的景色中悠闲。 即使绿发终将变白,高官显爵也未可攀附。 超脱于尘世之外,何必留恋市集和朝廷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桓山寺的游历体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的情感。诗中“水木通禅观”一句,即展现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体现了作者对禅境的向往。后文通过“风泉衣上落,鱼鸟镜中閒”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结尾的“超然人境外,何必市朝间”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