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半山中

· 王恭
南北云来孤屿青,岛花苔叶露先零。 天涯月出人随影,夜半幽林犬吠萤。 僧榻焚香留偈别,军城吹笛带愁听。 遥怜旧好佳期在,应买黄垆醉未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屿:孤立的小岛。
  • 露先零:露水开始凋零,指露水开始消失。
  • 偈别:佛教中的一种短诗,通常用于表达禅理或离别之情。
  • 黄垆:黄色的酒,这里指美酒。

翻译

南北的云彩飘来,孤立的小岛显得更加青翠,岛上的花朵和苔藓上的露水已经开始消失。在天涯海角,月亮升起时,人影随着月光移动,夜半时分,幽静的林中传来狗吠声和萤火虫的微光。僧人在榻上焚香,留下一首偈别诗,军城中的笛声带着愁绪传入耳中。遥想旧日好友的佳期,应该还在,我应该买些美酒,醉到不省人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山中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南北云来孤屿青”一句,以云彩的飘动和孤屿的青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自然画面。后文通过“夜半幽林犬吠萤”等细节,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和幽静的氛围。诗的最后,诗人通过回忆旧日好友和期待醉酒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