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炉峰兰若

· 王恭
迢递孤峰里,空门偶独行。 野云随杖屦,古木带檐楹。 月出禅初定,僧闲鸟自鸣。 兴阑归自晚,钟磬有馀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递:遥远的样子。
  • 空门:佛教的别称,指佛教的修行场所。
  • 杖屦:拐杖和鞋子,这里指行走的工具。
  • 檐楹:屋檐和柱子。
  • 禅初定:禅宗的修行者在初入定境时。
  • 兴阑:兴致消退。
  • 钟磬:寺庙中用来报时的钟和磬。

翻译

在遥远的孤峰之中,我偶然独自走进了这空旷的佛门。 野外的云朵随着我的拐杖和脚步飘动,古老的树木与屋檐和柱子相映成趣。 月亮升起时,禅修者刚刚进入定境,僧人们闲暇无事,鸟儿自由地鸣叫。 兴致消退后,我归去时已是夜晚,寺庙的钟声和磬声依旧回荡在耳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孤峰中的佛门修行体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深远。诗中“野云随杖屦,古木带檐楹”一句,以云和木为媒介,巧妙地连接了人与自然,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后句“月出禅初定,僧闲鸟自鸣”则进一步以禅修和鸟鸣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的“兴阑归自晚,钟磬有馀声”则带有淡淡的离愁,使人感受到禅修之旅的结束,但内心的宁静与深远却如钟磬之声,久久不散。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