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三首

辕门春尽犹多事,竹院空閒未得过。 特放小舟乘急浪,始闻幽碧出层萝。 山田旱久兼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 莫谓可塘终据险,地形原不胜人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 春尽:春天结束。
  • 竹院:栽有竹子的庭院,常指清幽雅致的居所。
  • 空閒:空闲,没有事情的时候。
  • 急浪:急速流动的波浪。
  • 幽碧:深邃的绿色,这里指山林的深绿。
  • 层萝:层层叠叠的藤萝。
  • 山田:山间的田地。
  • 野老:乡村的老人。
  • 欢腾:高兴得手舞足蹈。
  • 纵歌:放声歌唱。
  • 可塘: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据险:依靠险要的地势。
  • 地形:地势和地形。
  • 人和:人心归向,团结一致。

翻译

军营的门在春天结束时依旧忙碌,栽有竹子的庭院虽然空闲却未能前去。 特意放出小船乘着急浪前行,这才听到山林深处传来的幽静绿色。 山间的田地久旱之后终于迎来雨水,乡村的老人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声歌唱。 不要说可塘这个地方终究是依靠险要的地势,实际上地形并不如人心归向和团结一致重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通过对比军营的忙碌与竹院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向往。诗中“特放小舟乘急浪”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风破浪的决心与勇气。后两句写山田逢雨,野老欢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结尾处,诗人通过对地形的评论,强调了人心归向和团结一致的重要性,体现了其深刻的社会见解和人文关怀。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