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前韵

· 王绂
天近都城暑不炎,晚来凉气雨馀添。 楼台何处秋横笛,机杼邻家夜织缣。 吟对篆烟凭曲几,卧看银汉傍虚檐。 翻思褦襶江南日,冠服何繇得整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褦襶(nài dài):古代一种宽大的帽子。
  • (yóu):通“由”,表示原因或途径。

翻译

天近京城,暑气不盛,晚来雨后增添了几分凉意。 秋天的笛声从何处楼台传来,邻家的织机在夜晚织着细薄的缣布。 我对着篆烟,倚在曲折的茶几上吟诗,躺在床上,望着银汉星河靠近空旷的屋檐。 回想在江南时,戴着宽大的帽子,如何能保持衣冠的整齐严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京城夏日的清凉与宁静,通过对比江南的炎热和京城的凉爽,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喜爱。诗中“楼台何处秋横笛”和“机杼邻家夜织缣”两句,以声音和动作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节奏。结尾的“翻思褦襶江南日,冠服何繇得整严”则巧妙地通过对比,突出了京城生活的舒适与江南的炎热不便,体现了作者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