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给事中画

· 王绂
独立空山不知老,崖石相依共相保。 月影秋清舞瘦蛟,风声夜半惊栖鸟。 错节盘根怪且奇,古翠满身苔藓滋。 匠石自知难入眼,年年春雨长孙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错节盘根:形容树木枝干交错,根系盘绕,形态奇特。
  • 古翠:指古老的翠绿色,这里形容树木的颜色和年代感。
  • 苔藓滋:苔藓茂盛生长。
  • 匠石:指雕刻或鉴赏石头的工匠。
  • 孙枝:指树木的新枝,比喻后代的才华或成就。

翻译

独立于空山之中,不知岁月已老,崖石与我相互依偎,共同守护。 秋夜的月光清冷,照见瘦弱的蛟龙在舞动,夜半的风声惊起了栖息的鸟儿。 树木枝干交错,根系盘绕,形态奇特而古怪,翠绿的身躯上满是苔藓的茂盛。 即使是雕刻石头的工匠也知道难以入眼,但每年春雨过后,新枝依然茁壮成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深山老树的画面,通过“独立空山”、“崖石相依”等意象,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诗中“月影秋清舞瘦蛟,风声夜半惊栖鸟”以动态的笔触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后两句“错节盘根怪且奇,古翠满身苔藓滋”则进一步以奇特的树木形象,展现了自然的原始美。结尾的“匠石自知难入眼,年年春雨长孙枝”则寓意着自然之美的独特与不可复制,以及生命力的顽强和延续。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