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黄典幕磐石书室记

· 王恭
盘石邻幽构,青山独下帷。 别来乡望断,心远宦情微。 官舍羁黄绶,亲闱念綵衣。 秪应悬魏阙,那得恋春晖。 故国铜鱼杳,音书白雁稀。 家林唯有梦,时绕薜萝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磐石:pán shí,厚重的石头。
  • 幽构:幽静的建筑。
  • 下帷:放下帷幕,指隐居。
  • 宦情:做官的心情。
  • 黄绶:黄色的丝带,古代官员的标志。
  • 亲闱:指父母。
  • 綵衣:五彩的衣服,指孝服。
  • 魏阙:指朝廷。
  • 铜鱼:古代用来传递文书的铜制鱼形符。
  • 白雁:古代用来传递书信的雁。
  • 薜萝:bì luó,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隐居的地方。

翻译

在厚重的石头旁,有一座幽静的建筑,青山之下,独自隐居。自从离开家乡,望乡的视线已断,心中远离了做官的情感。在官舍中,我佩戴着黄色的丝带,父母在家中思念着我穿着孝服的样子。我应该心系朝廷,怎能留恋春日的温暖。故乡的铜鱼符已远,音信稀少,只有白雁偶尔带来消息。家中只剩下梦境,时常梦见自己绕着薜萝归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淡漠。诗中,“磐石邻幽构,青山独下帷”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环境,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别来乡望断,心远宦情微”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官场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挚的情感世界。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