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湛甘泉二首

我心忧以伤,君去阻且长。 一别岂得已,母老思所将。 奉命危难际,流俗反猜量。 黄鹄万里逝,岂伊为稻粱? 栋火及毛羽,燕雀犹栖堂。 跳梁多不测,君行戒前途。 达命谅何滞,将母能忘虞。 安居尤阱护,关路非歧岖。 令德崇易简,可以知险阻。 结茆湖水阴,幽期终不忘。 伊尔得相就,我心亦何伤。 世艰变倏忽,人命非可常。 斯文天未坠,别短会日长。 南寺春月夜,风泉閒竹房。 逢僧或停楫,先扫白云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分别,离别。
  • 湛甘泉: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阻且长:困难重重且路途遥远。
  • 岂得已:难道是不得已。
  • 奉命:接受命令。
  • 危难际:危急困难的时刻。
  • 流俗:世俗之人。
  • 猜量:猜测,估量。
  • 黄鹄,天鹅,比喻高远志向。
  • 万里逝:远行万里。
  • 岂伊:难道是为了。
  • 稻粱:比喻平凡的生活。
  • 栋火:屋梁上的火,比喻危险。
  • 毛羽:羽毛,比喻生命。
  • 燕雀:小鸟,比喻平凡之人。
  • 栖堂:在堂上栖息,比喻安于现状。
  • 跳梁:跳跃,比喻动荡不安。
  • 达命:通达命运。
  • :停滞,迟疑。
  • 将母:照顾母亲。
  • :忧虑。
  • 安居:安定的居住。
  • 阱护:陷阱保护,比喻安全。
  • 关路:关口的道路。
  • 歧岖:崎岖不平。
  • 令德:美德。
  • 易简:简单易行。
  • 知险阻:了解危险和困难。
  • 结茆:结茅庐,搭建简陋的住所。
  • 湖水阴:湖水的南岸。
  • 幽期:隐秘的约定。
  • 伊尔:你们。
  • 相就:相聚。
  • 世艰:世间的艰难。
  • 变倏忽:变化迅速。
  • 人命:人的生命。
  • 非可常:不可长久。
  • 斯文:文化,文明。
  • 天未坠:天意未尽。
  • 别短:短暂的离别。
  • 会日长:相会之日漫长。
  • 南寺:南边的寺庙。
  • 春月夜:春天的月夜。
  • 风泉:风和泉水。
  • 閒竹房:安静的竹房。
  • 逢僧:遇到僧人。
  • 停楫:停船。
  • 先扫:先打扫。
  • 白云床:白云般的床铺。

翻译

我的心因忧愁而伤感,你离去的路途困难重重且遥远。 一次离别难道是不得已,母亲年老,我思索着如何照顾她。 在危难时刻接受命令,世俗之人反而猜测估量。 天鹅远行万里,难道只是为了平凡的生活? 屋梁上的火已触及生命,燕雀却仍在堂上安于现状。 动荡不安中充满不测,你前行要小心前途。 通达命运,谅解何须迟疑,照顾母亲,怎能忘记忧虑。 安定的居住如同陷阱保护,关口的道路并非崎岖不平。 美德崇尚简单易行,可以了解危险和困难。 在湖水的南岸搭建简陋的住所,隐秘的约定终不会忘记。 你们若能相聚,我的心又怎会伤感。 世间的艰难变化迅速,人的生命不可长久。 文化天意未尽,短暂的离别后相会之日漫长。 南边寺庙的春月夜,风和泉水在安静的竹房。 遇到僧人或停船,先打扫白云般的床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黄鹄万里逝,岂伊为稻粱?”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远志向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平凡生活的超然态度。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世艰变倏忽,人命非可常”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