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送行者

· 王恭
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 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 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 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樽:离别的酒杯。
  • 夕晖:夕阳的光辉。
  • 断鸿:孤雁,比喻离别的人。
  • 去棹:离去的船。
  • 行衣:旅行的衣服。
  • 楚国:古代国名,这里指楚地的景色。
  • 淮山:淮河一带的山。
  • 宦游:因官职而四处游历。
  • 岁晚:年末,年底。

翻译

残败的柳树依旧绿意盎然,离别的酒杯对着夕阳的余晖。 孤雁随着远去的船只飞翔,落叶映照着旅人的衣裳。 楚地的烟雾已经消散,淮河的山在鸟飞之外显得微小。 因官职而四处游历终究是客居他乡,年底时早早地谈论归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江送别的场景,通过残柳、夕阳、孤雁、落叶等意象,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归乡的期盼。诗中“残柳绿依依”一句,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又暗含了离别的不舍。后句“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感。最后两句“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