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陈先海先辈

· 王恭
朔雪寒鸿半江海,五侯池馆谁相待。 支离王粲身未达,落拓苏秦舌还在。 梅陇霜前早识君,三溪花畔又论文。 柏山夜雨闻钟梵,华馆清灯对水云。 今年复过沙京下,百丈峰南是君舍。 衣冠萧洒辋川人,山水依稀鹿门社。 别后那能寄远书,秋风空钓雁池鱼。 狂歌酒店墩头月,思尔桃枝湖上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雪:北方的雪。
  • 寒鸿:寒冷中的大雁。
  • 五侯:泛指权贵之家。
  • 池馆:池边的馆舍。
  • 支离:形容分散、不完整。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此处比喻作者自己。
  • 落拓:放浪不羁。
  •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此处比喻作者自己。
  • 梅陇:梅花盛开的地方。
  • 三溪:三条溪流的交汇处。
  • 柏山:山名,可能指柏树多的山。
  • 钟梵:钟声和诵经声。
  • 华馆:华丽的馆舍。
  • 沙京: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百丈峰:山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代指士人。
  • 萧洒:形容举止自然,不拘束。
  • 辋川人:指唐代诗人王维,因其隐居辋川而得名。
  • 鹿门社:指隐居的地方。
  • 墩头月:桥墩上的月亮。
  • 桃枝湖:湖名,具体位置不详。

翻译

北方的雪中,寒冷的大雁飞过半片江海,权贵们的池边馆舍里,谁在等待着。我这分散不完整的王粲,身世未显达,放浪不羁的苏秦,口才依旧在。在梅花盛开的地方,霜前就认识了你,在三溪花畔又一起讨论文学。在柏山的夜雨中,听到了钟声和诵经声,华丽的馆舍里,清灯下对着水云。今年又经过沙京下,百丈峰南就是你的家。衣冠士人举止自然,像辋川的王维,山水间仿佛是隐居的鹿门社。分别后怎能寄去远方的书信,秋风中空自钓着雁池的鱼。在酒店墩头月下狂歌,思念你在桃枝湖上的居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北方的雪中,回忆与友人相识、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王粲、苏秦等历史人物的典故,以及辋川、鹿门社等隐逸文化的象征,展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超脱世俗的情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朔雪寒鸿”、“梅陇霜前”、“柏山夜雨”等,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意境,使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