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山归隐卷
山人在山心自閒,偶逐无心云出山。
云飞飘飘落江海,忽讶山人何得还。
山人旧是霜台吏,曾与绣衣掌书记。
八州郎吏揖清芬,三尺儿童识名字。
万事人间转眼非,山人大笑拂衣归。
昔时猿鹤今无恙,别后杉松又几围。
林泉未胜功名好,羡君忘机一何早。
每因京使买琴弦,屡向词人借诗藁。
兴来蹑履到僧家,竹里焚香白日斜。
合屿壶山落天镜,五峰百丈横秋霞。
我昔逃禅此山里,日坐灵花咽潭水。
夜半龙鸣万籁声,四五沙门忽惊起。
几年奔走愧尘颜,欲借金梯复再攀。
愿留十日与君饮,醉倒白云秋半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人:隐士,指居住在山中的人。
- 霜台吏:指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因其官署别称霜台。
- 绣衣:古代官员的官服,这里指官职。
- 掌书记: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 郎吏:指官员。
- 拂衣:形容辞官归隐的动作。
- 猿鹤:指山中的动物,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 杉松:山中的树木。
- 功名:指官职和名声。
- 忘机:超脱世俗的心境。
- 蹑履:穿着鞋。
- 合屿壶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五峰百丈:形容山峰高耸。
- 逃禅:指隐居修行。
- 灵花:神奇的花。
- 龙鸣:形容深山中的声音。
- 尘颜:尘世的容颜,指世俗生活。
- 金梯:比喻通往高处的途径。
- 白云:象征高洁和隐逸。
翻译
山中隐士在山中心情自在,偶尔随着无心的云朵出山。云朵飘飘落入江海,突然惊讶山中隐士如何归来。山中隐士曾是监察御史,曾在官府掌管文书。八方官员向他致敬,连三尺儿童都认识他的名字。人间万事转眼即逝,山中隐士大笑辞官归隐。昔日山中的猿鹤安然无恙,别后的杉松又长了几圈。林泉生活虽好,但不及功名吸引人,羡慕你忘却机巧之心如此早。每当京城使者来买琴弦,多次向文人借诗稿。兴致来时穿着鞋到僧人家,竹林中焚香,白日斜照。合屿壶山如天镜般落下,五峰百丈横亘秋霞。我曾在山中修行,日日静坐,灵花含水。半夜龙鸣,万籁俱寂,四五僧人忽然惊起。几年奔走,愧对尘世的容颜,想要借金梯再次攀登。愿留十日与君共饮,醉倒在白云秋半之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山中隐士的生活和心境,通过对比隐居与官场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云、山、猿鹤、杉松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通过隐士与外界的互动,如官员的致敬、儿童的认知,以及与京城使者和文人的交往,展现了隐士在世人心中的地位。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与隐士共饮,醉倒在白云之间,体现了对高洁生活的追求。